中小学教师培训

“深化教师培训综合改革”专题研究

  • 任务闯关培训模式的理论建构与运行策略

    余新;靳伟;

    为解决教师培训中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学员实际能力和高质量培训成果产出困境,提出任务闯关培训模式。该模式是一种结合游戏化(Gamification)学习理念的培训方法,以项目核心成果为导向,将成果产出的过程分为若干关卡,基于成果关卡将学习内容拆解为阶段性学习任务,让学员通过完成系列化任务和特定目标逐步“闯关”,提高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任务闯关培训模式基于游戏化学习、刻意练习、心流理论、结果导向教育和成人学习理论,以及四年六个培训项目的实践经验萃取,其运行策略包括任务驱动,瞄准项目供给与学员需求接点;基于标准,明晰预期成果评价量规;理实融合,匹配任务难度和学员基础;精研深磨,“过三关斩六将”。

    2025年02期 No.45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教师培训场域:意蕴与构建

    王金涛;

    教师培训场域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培训者、学员以及其他参与者共同构建的,以文化资本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客观关系网络。其具有如下特质:教师培训场域是多要素构成的一个客观关系网络;教师培训场域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文化资本;教师培训场域中的权力中轴主要是文化权力;教师培训场域的旨归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科学构建教师培训场域需要培训者共享知识、摒弃学术霸权,参训者独立思考、非共识性交往,数字转型、推动研习确权循规,并积极转换场域、实现专业进阶发展。

    2025年02期 No.455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不仅仅是可视化: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教师培训学习质量评价模式创新

    孙永珍;顾九华;童富勇;

    为了改变传统培训质量评价外在、模糊的弊端,探索出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教师培训学习质量评价模式。该模式由三部分组成:评价教师培训中学习质量的三维目标内容架构、培训学习质量评价实施路径和“目标—层次—结果”逻辑一致性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对评价教师培训学习质量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使学习结果“可视化”,至少还有三大优势:精确评价学习者学习发生的轨迹,从“认知”到“行为”转变的深度学习轨迹;对学习者学习结果个性化诊断,有利于“循证”改进;“目标—层次—结果”一致的“过程性”评价动态循环,兼顾了评价的形成性和总结性。该模式以科学评价促进教师“知—行—意”的综合提升,实现了教师培训学习的增值评价。

    2025年02期 No.455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教师发展研究

  •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内涵、危机及建构路径

    陈祖鹏;李天雯;

    新生代乡村教师是乡村教师队伍的主体力量,科学、崇高、坚定的身份认同是新生代乡村教师的核心素养。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生代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表现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和引领者以及乡村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然而,受城乡文化隔膜、“向城而教”思想蔓延、教育理念错位、学校职能扩张、工作负担繁重等因素影响,当前乡村教师呈现出社会融入不足、乡土情怀淡漠、教育成就感低、角色责任泛化、专业发展空间逼仄等问题。重塑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路径在于聚焦教师生命意义建构,提供多元化的社会支持,提升乡村教师的乡村教育素养,构建乡村教师发展支持机制,发挥智能技术的减负赋能作用,从而塑造乡村教师的理想信念、文化自信、专业自信、职业价值感和职业幸福感。

    2025年02期 No.455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教学学术视角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许甜;

    借鉴教学学术理论视角,构建教学观念、教学实践、教学成长三个维度八个指标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框架,根据对C市2万余份教师调查问卷的分析,辅之以访谈与课堂观察等,发现:教学观念方面,农村教师负责敬业,但育人观有待更新;教学实践方面,农村教师需扩充多元知识储备,提高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全面性、高阶性、综合性;教学成长方面,农村教师在教学反思、科研、交流合作上有进步空间。为此,建议优化农村教师培训,增进校本研修实效,鼓励教学反思与合作探究,加大学校团队建设,全方位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养与职业幸福感。

    2025年02期 No.455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燃灯者”之路:一线教师内化教育家精神的成长路径研究

    蒯正聪;仇恒石;

    教育家精神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分析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与维度,结合一线教师内化教育家精神的现状调查,提出了自我觉醒、学习提升、实践磨砺和反思成长四个方面的成长密码,并从教育政策支持、学校文化建设和教师教育改革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教师内化教育家精神的策略与建议。

    2025年02期 No.455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指向问题解决的名师工作室运行样态与应然进路——基于397份活动简报的分析

    刘绿芹;

    在实践中,指向问题解决的名师工作室正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广泛存在于各地教育生态之中,并期望名师工作室既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也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然而,从J省某市39个名师工作室一年的运行样态来看,通过分析397份活动简报文本,各名师工作室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然运行中仍存在着问题意识模糊、运行边界不明、鱼塘效应突出等问题,影响名师工作室建设目标的高质量达成。突破名师工作室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锚定真实问题,增强名师工作室的问题意识;厘清运行边界,彰显名师工作室的价值定位;拓宽研究视界,提升名师工作室的辐射效能。

    2025年02期 No.455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说题教研:价值、内容和策略

    李发顺;

    说题教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说题一般从试题立意、试题内容、试题评价和试题使用等四个维度展开,向同行阐述自己对试题的理解与使用策略。说题教研的有效开展,需要从理论支撑、指标体系和操作模型三个角度构建策略体系。通过说题教研,有助于教师提升综合素养(学科理解、学习能力和认识模型)、完善思维品质(全面性、逻辑性、批判性、深刻性)和优化实践能力(理论创建、指标开发和模型构建)。

    2025年02期 No.455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数字教育

  • 中小学教师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SWOT分析与应对策略

    曾召文;谢刚;

    生成式人工智能引起了信息生产方式的重要变革,基础教育领域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许多中小学教师尝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各类教学创新,如信息检索、资源生成、文本优化、数据分析、学习交互、科学研究等,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必然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如信息泡沫、机器幻觉、信息茧房、信息泄露、增加管理负担、诱发功利行为和导致思维退化等。基于SWOT分析,系统阐述了中小学教师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以创新驱动为牵引鼓励教师基于GAI开展教学实践,以规范引导为抓手加强人工智能的教育投入和生态治理,以知能发展为要义加大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力度,以自主可控为底线强化教师的自我约束意识与责任担当等四条应对策略,以促进中小学教师合理运用新兴技术。

    2025年02期 No.455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下载次数:7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教学创新

  • 基于全息整体观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可能与可为

    赵彩亮;

    大单元教学是落实素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为了落实新课程方案的教学要求,解决当前大单元教学注重教授专家结论,导致学生囤积了大量的惰性知识,影响了素养的形成等问题,面向走出当前大单元教学困境何以可能,提出了基于全息整体观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可为路径。基于全息整体观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专家思维为学习目标,以大概念为线索组织单元教学,聚焦“统·纵·横·拓·贯”五个设计维度,在实践中坚持“为学而教”的初衷,使学习真正走向“少而深”。

    2025年02期 No.455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6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关联儿童经验的小学语文习作任务群建构策略

    魏皓洁;

    “习作任务群”是基于新课标背景提出的习作教学新样态,儿童经验则是习作教学的重要起点和资源。通过对关联儿童经验的小学语文习作任务群进行审思和厘正,借助“梳理组成类型”“设计任务链条”“联结已有知识”“建构多元情境”“搭建写作框架”“编制评价量表”等策略,探索儿童经验观照下的小学语文习作任务群设计与实施路径,凸显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关联性、情境性。

    2025年02期 No.455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微项目学习:初中生数形结合思想培养的校本实践

    陈锋;张玉环;薛莺;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深入,微项目学习以其短平快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更加凸显。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相应的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外,还需转变教学理念,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加强对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潜力,发展其核心素养。基于聚焦于微项目学习,围绕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核心,通过课例剖析,阐述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运用微项目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让数形结合思想成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一把利器。

    2025年02期 No.455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高中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路径——以2025年八省联考第11题为例

    蒋吉林;吕增锋;

    在新高考命题趋势下,数学题目不再局限于纯数学内容,而是融入了跨学科元素,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通过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跨学科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的具体路径,涵盖准备、实施和反思评价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强调了主题选择、目标设定和资源准备的重要性;实施阶段,通过具体的任务和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跨学科知识;反思评价阶段,通过结果、过程和反思的综合考量,全面评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质量。

    2025年02期 No.455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英语学科大观念单元整体教学:内涵特征、设计范式与推进路径

    杨延从;黄苑菲;

    英语学科大观念单元整体教学,是将英语大观念与单元整体教学有效整合的一种教学形式,它追求从学科本质、学科认知、学科方法与学科价值等角度俯瞰英语单元知识体系,依据单元育人蓝图推进教学。在设计上,涵盖了确定预期结果、研发评估证据与设计学习体验活动三个阶段。在实践中,要挖掘英语学科思想观念,创建单元主题真实情境与聚焦单元主题学科实践,最终达成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2025年02期 No.455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义务教育地理新教材中科学素养框架构建及培育指向——以地理科普版“极地地区”专题为例

    殷兴宇;李小妹;

    地理科学服务于国家与社会建设,体现从多尺度、多视角为人类关切的重大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在此背景下,新时代地理科学拔尖人才培养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地理科学拔尖人才培养需从青少年时期激发其对地理科学兴趣,培养其地理科学素养。地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文本工具,体现国家的意愿与时代特色,因此,教材编写将地理科学素养培养作为重要目标。以2024科普版“极地地区”专题为例,基于地理科学素养内涵,解析教材编写中对激发学生地理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及发扬科学家精神的内容的体现和渗透,展现教材编写者的初衷,为一线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的落实提供指向作用。

    2025年02期 No.455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涵养的内在逻辑、实践误区和优化路径

    张淇翔;周佳伟;

    作为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家国情怀的涵养应当遵行从认知教育到情感教育再到意志教育的递进过程。然而,由于未能厘清涵养的内在逻辑,致使课堂中存在诸如目标引导失效、内容统整失宜、过程刻板无趣和评价功能失位等实践误区。对此,要依据家国情怀涵育的内在逻辑优化教学路径,具体包括:完善教学目标,指引家国情怀的有效涵养;重构教学内容,搭建家国情怀的血肉骨架;转变学习方式,引领切身参与与理解反思;调整课堂评价,促发思维提升和情感升华。

    2025年02期 No.455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化学结构化教学实践

    黄华文;张贤金;徐祚寿;

    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化学结构化教学包含“知识重构化、思维模型化、经验系统化”三个逐层递进的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结构化教学的基础、支架和核心。要实现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化学结构化教学,选择蕴含多种原理、思维、认识角度的情境是首要条件,寻找能将知识、思维结构化的黏合剂是必要条件,将合适的学习方式匹配于教学环节是关键。

    2025年02期 No.455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问题探讨

  • 如何破解乡村教师培训政策执行困境——基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的分析

    张慧琳;姚佳胜;

    加强乡村教师培训是我国为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而做出的重要政策行动,但乡村教师培训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依旧面临着诸多困境,制约着乡村教师培训的实际效果。运用政策网络理论对我国乡村教师培训政策执行困境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之间衔接不畅、府际网络与生产者网络合作关系不稳定、专业网络与议题网络缺少话语权等问题。为破解政策执行困境,助力乡村教师培训提质增效,未来应加强顶层设计,厘清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权责关系;丰富培训供给,搭建府际网络与生产者网络合作平台;积极谏鼓谤木,提升专业网络与议题网络参与度。

    2025年02期 No.455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比较与借鉴

  • 中日小学数学教材计数单位内容编写的比较分析

    王艳玲;冯小爽;

    从“计数单位的呈现与定义、基于计数单位认识数意义、依托计数单位解释算理”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人教版与日本启林馆小学数学教材中计数单位内容的编写异同,发现二者整体编排逻辑相似、表征形式丰富、计数单位内容多潜在渗透,但人教版偏重文字表征,内容编排更具关联性和抽象性。同时,为该内容教材编写提出如下建议:直接呈现与隐性渗透结合,螺旋上升编排计数单位内容;基于计数单位建构数,引领学生认识数意义;依托计数单位解释算理,引领学生感悟运算本质等。

    2025年02期 No.455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下载本期数据